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| 下一篇

张凡凡杂文《清新品质唱红歌》

   随着一股强大的“唱红歌”的浪潮掀起,在我们的生活中,又闻到了并不久违的欣慰清新的民族气息。

    尽管现在的流行歌曲、校园歌曲、港台歌曲、城市歌曲,乃至各式各样的歌曲风起云涌,但是,真正叫得响的,老百姓最爱听的,还是那些“老掉牙”的“红歌”,因为红歌唱出来的是一种清新的品质。

    只要乐声一起,只要有人一哼,马上就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应和,这不需要动员,更不需要号召。

    一曲“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”,致使多少有志青年奔赴解放区。一曲《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》,鼓舞着站起来的中国人纷纷参加革命队伍。当我们高唱“一条大河波浪宽”时,顿时生起自豪与欣慰,我们的祖国是强大的。

    《乐记》说:“凡音者,生人心者也,情动于中,故形于声:声成文,谓之音。”又说:“夫乐者,乐也,人情之所不能免也。”由此说,音乐与社会,与人文,与政治,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。

    “使故治世之音安以乐,其政和;乱世之音怨以怒,其政乖;亡国之音哀以思,其民困。声音之道,与政通矣。”意思说,音乐代表了一个时代,一个社会的政治面貌。有人反对,说音乐与政治无关。我说,恰恰相反,一个时代的上层建筑自觉不自觉的是该时代经济基础的反映。在大革命时期,“送郎当红军”成为那个时代的主旋律;在抗日战争时期,《黄河颂》成为童叟会唱的流行歌曲。而《义勇军进行曲》产生的年代,正是我国各族人民同仇敌忾抗击外国侵略者得激情燃烧的岁月。

    《东方红》、《山丹丹开花红艳艳》等一组歌颂领袖、歌颂革命者的歌曲,记录了那个时代的人民的愿望和追求。《南泥湾》、《兄弟开荒》则是延安歌曲的代表,一旦唱起,就使人闻歌起舞,这种深入人心的歌曲,难道不是最美的最清新的艺术吗?

    唱起《我爱北京天安门》、《赞歌》等都表达出人们对祖国、对党的由衷的歌颂,全国十几亿人都毫无例外的享受到这种民族艺术的熏陶。

    我们的国家是共产党领导的国家,人民歌颂共产党有什么过时呢?

    我们的国家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,我们唱一唱老红军、老八路、老革命,并非某些人所说的“打强心针”。

    红歌之所以经久不衰,之所以深得民心,就在于它的深刻的思想性,深沉的民族性和清新的艺术性。歌曲的清新不在于它是否时尚,是否古怪,而在于它的感染力。感染力强的歌曲就是清新的,就是我们大唱特唱的民族瑰宝的一部分。我们唱着红歌建立了新中国,我们同样可以唱着红歌,把我们的国家建设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。因为红歌不仅是党的历史的纪念碑,更是我们民族崛起、发展的精神支柱。

    相关链接

    清新文化创始人张凡凡

    张凡凡原名张凡,诗人,词人,英美文学硕士,中国清新文化创始人,现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,中国散文学会会员,中国解放区文学研究会会员,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,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,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,中国清新文化协会执行会长,清新书画院秘书长,北京凡凡清新文化发展中心主任,清派网(清新文化网)总编。她自小爱好古典文化,提出中国清派文学以及概念,以此引领中国传统文化潮流,论文《谈我心目中的“清派”文学》发表在《中国文化报》上,先后又发表了《清派文学的道德规范》、《清新文化与人际和谐理念》、《财富时代,清新企业文化的应用》、《清新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风尚》等一系列清新文化理论文采。

http://www.cqn.com.cn/news/zggmsb/diliu/461989.html  《中国国门时报》


 

评分:0

我来说两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