推荐给好友 上一篇 | 下一篇

张凡凡:清新音乐前景广阔

近些年来,我们在倡导清新文化的同时,也创作一些清新文艺作品。尤其是清新音乐作品《月下佳人》《中国龙》产生了较好的影响。

清新音乐是清新文化的一部分,它具有清新文化一切特性,也以“仁爱正义,纯真高雅,清新自然”为宗旨。仁爱正义是从音乐家的人品上讲的,纯真高雅是从音乐的艺术品位上讲的,清新自然是从音乐作品的整体风格上讲的。不少民间音乐都是清新的,不但具有泥土的芳香,而且具有出污泥而不染的品格。昆曲以及不少流传至今的古曲《阳关三叠》《二泉映月》《渔舟唱晚》等也是清新的,不但曲调优美典雅,而且是情感的自然流露。

中国当代有些流行音乐是清新的。比如近些年流行的小清新音乐,是清爽的曲风和随意的创作。这种小清新音乐反映了当代人对清新文化品位的强烈需求,表现了当代人在浮躁生活中对清新文化生活的向往。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里,一些人在追求富足物质生活的同时也向往质朴单纯的情调。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,不抑郁不消沉,不寂寞不孤独。而我们提倡的清新音乐是刚柔相济的音乐,不仅包括那些追求阳刚的大清新音乐,而且吸收这种偏于阴柔的小清新音乐的合理部分。在中国当代不少校园歌曲、港台歌曲、城市歌曲中,我们也可找到这种清新音乐。例如张明敏演唱的《我的中国心》,一扫港台歌曲一些靡靡之音,以清新刚健的风格流行大江南北和海峡两岸。

而当代有些流行音乐体现只体现令人愉快的搔痒的审美趣味,没有吸引人、强烈感动人和提高人的东西。这时,一切使人熔化的东西受到偏爱,听众是这样的:“近乎兽类的感性表现出现在人的身上,醉酒的眼神漂浮迷离,张开的嘴巴充满情欲,肉欲的颤动攫住整个身躯,呼吸急促而无力。”总之,陶醉的一切表征都具备。这一切清楚地证明,感官在尽情享受,但是人心中的精神或自由的原则却成为感性印象的强制的牺牲品。这一切感触与艺术一点关系也没有,只是感官得到愉快,不能配得上艺术的感动,更谈不上清新。正如诗人和美学家席勒认为,激情的东西,只有在它是崇高的时候才是美学的,而不是单纯的激情。音乐作品是否清新不能用刚柔来判定,主要看主题是否健康、崇高,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产生积极向上、包容的心态,才能营造良好的心理基础和社会氛围。清新音乐具有文化特有的“随风潜入夜,润物细无声”的功能作用于人的心理层面,从而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



TAG: 音乐
 

评分:0

我来说两句